四根挂满经旗的巨大旗杆,像古代战船的墙桅,在拉萨大昭寺周围的八廊街头高高耸立。成群结队的进佛者从下面走过,总要非常虔诚地驻留片刻,双手合什,仰望杆端祷告一番,然后绕行一周,放轻脚步离去。
在他们心中,经旗杆上纷纷扬扬住满了神祗。找藏族老人打听,知道每根旗杆都有自己的名字,而且有它独特的来历。就说大昭寺西大门外那根吧,它叫“乔塔青”,意思是“佛的经旗杆”。相传这是7世纪中叶,藏王松赞干布发“欢喜心”,为迎接释迦牟尼佛像光监拉萨而栽的。如果这种说法可信(当然杆子要更换),那么,它在高原的阳光和风雪中,已经伫立一千三百多年,确实是高原古城变迁的见证者。
八廓街东南的一根,和藏传佛教格鲁派(黄帽)祖师宗喀巴有密切关联。传说1409年某一天,宗喀巴大师正扶杖出城,走到这里听到甘丹寺落成的喜讯,高兴得不知用什么办法表达,便把手中的藤杖插在地上,对着甘丹墙寺的方向大声祝福。后人把藤杖装进极长的木杆,载在他祈祷过的地方,作永恒纪念。经旗杆取名“甘丹塔青”,意思是“甘丹寺大经旗杆”。附近的藏式楼,也叫“顿青苏”,即“大经旗杆边的房屋”。
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在位时,蒙古族著名将领嘎顿泽旺,领着蒙藏联军击溃了森巴人的入侵,保卫了阿里的大片土地。藏族人很钦佩嘎顿泽旺的勇敢精神,就跟保存宗喀巴的拐杖一样,将他使用过的一支长矛装进巨大的木杆,栽在八廓街东北角,取名“嘎顿塔卫”,可译为“嘎顿泽旺大经旗杆”。
还有一根立在大昭寺讲经广场(藏语叫“松曲热”)南侧,名叫“格桑塔青”,它经过七世纪达赖格桑拼嘉措亲手加持,据说非常神圣。经旗杆附近就是七世达赖的家“桑珠颇章”(狮龙宫),建筑精美壮丽。西藏著名人士、曾当过藏兵司令的桑顿·才旺增,就出自这个府第。
过去拉萨有专门管理这些经旗杆的人,叫“热结巴”,既是乞丐,又是西藏地方政府的差役。还有一种叫“边顿巴”的贱民,大都是从监狱里释放的囚犯,地位更低,只能充当“热结巴”的助手。每年藏历腊月初八,“热结巴”们便把四根面顶天立地的经旗杆放倒,挂上新的经文、旗幡、哈达、彩布,装饰得美丽而鲜艳,到来年藏历正月初三,重新把它们竖起来。
西藏和平解放后,“热结巴”、“边顿巴”都没有了,这一任务曾经由拉萨文教局清洁队承担。那时我刚好在市文教局工作,有幸看到将旗杆放倒而又重新竖立的繁浩工程。没有任何机械,全靠手工操作。一大群人随着气势逼人的劳动号子,把数十米长的旗杆拉起来,伸进蓝天白云之中。立刻,五颜六色的旗幡在头上呼呼作响,辉映着冬日的阳光猎猎飞扬,整个拉萨的节日气氛和宗教色彩,一下子就浓烈起来,接着喇嘛纷纷云集拉萨城,开始了一年一度的传召盛会。
“文化大革命”中有两根旗杆被毁,1986年十世班禅大师重新竖立。